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:“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曾说过:“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,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。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,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,是教学成功的关键。”由此可知,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,就会愉快地学习,调动内在潜能,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,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。所以,教师要善于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信心。
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,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,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为此,在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方面,我觉得以下几点犹为重要:
1.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,激发学习兴趣
在课堂中,创设教学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发展学生创新思维,优化数学课堂,通过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、优化课堂教学。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,在讲解加减混合时,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,开始,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。有一只小白兔非常可爱,特别喜欢拔萝卜,拔萝卜时可专心了!第一天拔了10个,第二天拔了12个,你能提出哪些问题?学生1:两天共拔多少个萝卜?学生2: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拔几个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拔几个?接着问:假如吃了2个,小白兔现在有几个萝卜?学生列式:10+12-2=20(个)。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,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,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。
小学生爱新奇,好胜,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征,结合数学内容,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效果,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,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、成功感、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。例如:教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”的应用题时,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,学生会感枯燥乏味。因此,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,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,促使知识的迁移,把前面练习的“求多几”的问题,改为“求少几”问题作为尝试题,通过启发学生比较,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。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,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。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,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,有着种种的疑惑。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,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。
2.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,培养学习兴趣
为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,又不乏自己思考的状态,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。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,避免类型单一性,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,层层深入,同事也要适时。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,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,起到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的效果,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生趣,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。例如,在教学“圆锥体积公式”时,我打破教师常规下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,而是先提问:“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?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×高?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×高求得的是什么?”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,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:“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,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,怎样计算?”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分数的知识,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: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,就可以求。
3.“激疑”,提高学习兴趣
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,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,创设思维情境,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,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因为,好奇是儿童的天性,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:“教育即生活。”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,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、发现、探究、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,让学习成为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。充分利用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,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,引导学生经历观察、操作、推理、交流、调整等过程,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,要有用数学知识看待、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。例如在教 “三角形面积”后,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“2倍”与“一半”的关系呢?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得出: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“2倍”与“一半”的关系。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,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他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,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。在引导和讨论中,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。
4.鼓励学生积极动手,激发情趣
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,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:“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。”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,我便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,喜欢模仿的特点,让他们亲自动手、实际操作。例如教学“认识正方形”一课时,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,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,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,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、再对折,发现4条边一样长,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3条边分别相比,发现这条边与其他3条边一样长,说明4条边一样长,有的学生将相对的2条边重合,再将相邻的2条边重合,说明4条边一样长……这样通过操作,既激起和诱发思维展开,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。
总之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中“有意思”、“有故事”、“有成功”。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脑筋,多让学生感受师爱、联系生活、动手操作、化静为动、互相竞赛,相信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。
随机阅读
- [学科教育] 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
- [学科教育]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
- [学科教育]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
- [学科教育] 中学美术赏析课的情感教育
- [学科教育] 如何引导初中生写好作文
- [学科教育]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
- [学科教育] 初中历史教学应重视时间观
- [学科教育] 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运算能
- [学科教育]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
- [学科教育]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教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学科教育]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
- [学科教育] 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
- [学科教育] 如何提高数学课程的课堂教
- [学科教育]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
- [学科教育] 谈钢琴基本功训练中的几个
- [学科教育] 在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上飞
- [学科教育]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
- [学科教育]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
- [学科教育]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提高数
- [学科教育] 开放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
- [学科教育] 中学物理教法选择与优化策
- [学科教育]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常用语举
- [学科教育]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
- [学科教育] 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因材施
- [学科教育] 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之我
- [学科教育]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