毋庸置疑,尽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,可是片面追求智育、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,个别地方的学校甚至愈演愈烈。学校放松了思想教育工作,加之社会因素的介入,导致各种类型的后进生人数越来越多,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。为此有人提出:教育工作者的真实本领不仅在于培养优生,更在于转化后进生。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后进生的出现,最大限度地优化自身教育,使学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得到完善发展,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复杂课题。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,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搭建师生情感桥梁 实现相互有效沟通
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,教师与后进生之间不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联系,转化势必成为一句空话。后进生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得到的温暖太少,得到的爱太少,周围的人对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嫌弃态度。有鉴于此,教师对后进生要格外“偏爱”,在建立转化后进生信心的同时,必须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。比如“定型心理”,认为后进生朽木不可雕;“厌弃心理”,把后进生看成包袱;“偏激心理”,把后进生看得一无是处;“惩罚心理”,想用惩罚来管住他们。和后进生建立感情并不简单,他们自尊心特别强,常怀疑惧和戒备心理。教师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时,对自己所讲的话要字斟句酌,要慎言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“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,发出自己的语调。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们的话语相呼应,就得是我们也能和上这根线的调门。”他认为体罚学生证明了教师的无能、可悲、不称职。作为教师应该读懂学生,走进学生,了解学生的特点,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,调整心态,缓解焦虑,释放心理压力。法国影片《放牛班的春天》讲述的是:失业的音乐教师马修,在一所专收问题学生的寄宿学校找到一份管教工作。马修面对学校校长的残忍、其他管教的冷酷、孩子们的无法无天以及可怜无助,产生了要改变学校类似警察对待犯人般的简单粗暴教育的想法,试图通过音乐来影响其他管教,唤起他们对孩子的爱心,改变管教的方式。后进生的教育是世界性的难题,陶行知说:“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,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。”由此看来,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,首先要能具备童心,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,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,这是教育能够成功有效的基础。
二、合理创设激励目标,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
心理学认为: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。人们往往是凭借着别人对自己的反应、评价做出自我判断的。尤其是青少年, 学习的动力,思想品德的进步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期望。他们在“你能行”、“你聪明”、“你会成功”这种良好的尊重期望的暗示下,自尊心、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,追求上进的热情与动力得到了激发。因此适当增大期望值可以更好地发挥人的潜力。
美国一位女教师,长得很美,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很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。女教师十分喜爱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,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,而且守纪律。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辞,并亲吻了他,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。可是这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妒忌,他觉得也应该让老师吻一下。老师很惊讶,问他为什么,小男孩说:“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。”女老师听了,微微地笑着,摸摸他的头说:“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,而且很守纪律。”并接着说:“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,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。”小男孩说:“那咱们就一言为定。”小男孩为了能得到老师的吻发奋学习,成绩提高很快,而且全面发展。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,他真的得到了那位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。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·杜鲁门,后来成为美国总统。
由此可见,教师的一句奖赏,一个微笑,一个眼神,或者一个赞许的举动,都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三、运用表扬赞赏艺术 促进思想行为进步
新课程要求我们通过表扬激励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。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,当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得到承认并受到表扬时,他们就会萌生欣慰、幸福的内心体验,激发他们用更加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更大的成绩。特别是当学生暂时后进或遭到挫折时,教师更应该观察他们的细微进步,哪怕是一丁点,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,鼓励其继续努力。教师评语是一项经常性的评价工作,怎样做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,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引起注意的。我们对学生的评语应该体现个性化、人性化与诊断化等特点,使学生读了之后琢磨并感悟教师对自己的评价,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。哲学家黑格尔当年在神学院毕业时,他的老师给他的评语是:“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,中等身材,不擅辞令,沉默寡言,天赋高,判断力健全,记忆力强,文字通,作风正派,有时不太用功,神学有成绩。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,但看起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,语言知识丰富,哲学上十分努力。”肯定和表扬需要真实、具体、适度。另外,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,还必须学会健忘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对待后进生我们一定要能够忘掉昨天,着眼今天,期待明天。19世纪英国一位伟大的道德家说过:“与其说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,不如说是人们对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。”在班级管理中,也要时刻注重后进生的看法建议。后进生思维活跃,往往点子更多,常常能够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,有时甚至是一些异想天开、有悖常理的看法,但这正是他们关心集体、热心助人的表现。教师对他们不合理的建议,切不可当面直接否认,更不能嘲讽,要首先肯定他们的积极性,再加以引导,提高他们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总之,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,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,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叩击学生的心灵,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,让其享受到胜利的喜悦,扬长避短,不断发展,走向成功。
随机阅读
- [教育理论] 建立师生合作文化 促进师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
- [教育理论] 润物细无声 情感潜入心
- [教育理论] 创新与课堂教学
- [教育理论]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浅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
- [教育理论] 立足吟诵,沉稳与灵动并举
- [教育理论]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
- [教育理论]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
- [教育理论] 新课程下的听评课初探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论]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
- [教育理论]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
- [教育理论] 让幽默伴随课堂
- [教育理论]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
- [教育理论] 追问,一种有效理答行为
- [教育理论]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
- [教育理论]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
- [教育理论]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
- [教育理论]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
- [教育理论]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,激发学
- [教育理论]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教师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