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学习,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“动”起来。这个“动”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“动”,而是一种“互动”,既有教师的“动”,更有学生的“动”,是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、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。“师生互动,共同发展”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,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。 教学过程的互动,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、学会探究、学会创新。
一、互动教学的前提和保障——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
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: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,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,师生、生生之间平等互动,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。只有这种自由开放的师生互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,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。而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,面对新课程,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,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。
1、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。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,只有民主的教育,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,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,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。所以,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,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,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、有发言权、积极进取,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2、教师应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与合作者。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让学生在反思探究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中掌握研究方法和步骤,让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中获得知识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,不再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,而应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、教学资源的组织中,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施展才华的空间,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。
3、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赏识者。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,教师不能忽略课堂中的每一件“小事”,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,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,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,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。教师对学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,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赏,更加信心百倍地参与到以后的课堂学习中。
二、互动离不开课堂提问
提问是一种手段,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平台;提问是一种交流,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;提问是一门艺术,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。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,引导学生主动发现、积极探索、实践体验、解决问题,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,有效地解决问题,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。关键之处智慧的一问,确实能让人豁然开朗,实现教学的有效性。
要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,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会思考、学会学习的主体。整个教学过程要动静交替、有强有弱,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,促使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活动。
三、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
其一,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,通过“我们应当学会什么” 、“我想学会什么”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。这一过程是由“要我学”向“我要学”转化。如:教学《九寨沟》这篇课文时,课前,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一开始,师生交流,确立学习目标。师:同学们,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画,我们一起来看看,画了什么?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?可以跟同桌交流(通过投影把画展现在同学面前)。一下子,课堂非常热闹,你一句,我一句,大家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,教师在学生间走动,听到了许多意想不道的谈话。这样,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,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。
其二,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,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,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,同学之间互相帮助,实现多向互动。如:教学《九寨沟》这篇课文时,在出示两幅图后,让学生在自主观察、想象的基础上,根据图意,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:1、一年四季,哪个季节最美?为什么?2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?并说出为什么。在自由讨论的基础上,自主选择。通过学生的讨论,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,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其三,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,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“我会学”向“我学会”转化,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。如:教学《九寨沟》这篇课文后,师生共同反思。师:学了这一课,你知道了什么?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?生畅所欲言。但是,互动教学的课堂不应成为学生“自由”学习的课堂,所以需要创造一种“双主”和谐、充分参与的氛围,在这一过程中,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。
总之,在新课程中,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,相互沟通,相互影响,相互补充,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构建和谐的、民主的、平等的师生关系,以师生互教互学,形成一个真正的“学习共同体”,创设师生交往、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,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。 让师生、生生互动起来吧!
随机阅读
- [教育理论] 润物细无声 情感潜入心
- [教育理论] 新课程下的听评课初探
- [教育理论]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
- [教育理论] 创新与课堂教学
- [教育理论] 建立师生合作文化 促进师
- [教育理论] 立足吟诵,沉稳与灵动并举
- [教育理论]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
- [教育理论] 浅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
- [教育理论]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论]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
- [教育理论]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
- [教育理论] 让幽默伴随课堂
- [教育理论]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
- [教育理论] 追问,一种有效理答行为
- [教育理论]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
- [教育理论]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
- [教育理论]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
- [教育理论]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
- [教育理论]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,激发学
- [教育理论]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教师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